掛圖作戰亮本色
勠力同心攀高峰
近日
由中建科技打造的深圳羅湖學校
在奮戰70余天后順利開學
再創學校建設新模式
今天
讓我們一起見證
深圳羅湖學校由翠園中學東曉校區騰挪學校和翠北實驗小學騰挪學校組成,總建筑面積7013平方米,可提供1600個學位,是深圳市羅湖區為緩解學位緊張的重要舉措。
中建科技接到任務時,距開學僅剩70多天,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中建科技深圳分公司立即召開項目啟動會,提出了采用中建科技集成建筑模塊化建造形式完成這一挑戰。中建科技集成建筑深圳分公司立刻抽調精干力量組建項目團隊,因該項目必須同步設計同步生產同步施工,所以采用建筑師擔任指揮長進行全程把控REMPC流程,串聯起研發、設計、生產、采購、施工。在這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會戰中,項目啟動第二天就制定了詳細的工期表,所有人掛圖作戰,嚴格執行施工計劃。
“學校應該是承載更多藝術與美感的容器。”項目指揮長提出“中建科技每一個作品都要成為藝術品”的設計要求。
翠園中學東曉校區騰挪學校設計綜合考慮教學模式、在地氣候、未來發展等因素,以中建科技集成建筑的模塊,用被動式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將架空活動區、二層遮陽中庭、寬走廊與教學模塊結合,創造不同特征的多義性空間,并保留場地原有樹木,形成具有在地性、針對性、趣味性和適應性的教學場所。
翠北實驗小學渝貝校區騰挪學校設計采用圍合式的平面布局,最大化利用場地;內側回形走廊設計成退臺,并將屋頂全部利用,整體形成了屋頂花園、退臺走廊和內庭院的立體交互活動空間,建筑外立面設計了金屬網綠植墻增加視線私密性的同時可以一定程度隔絕噪音干擾。
室內設計團隊充分發揮了裝配化設計理念,全建筑室內外均選用裝配式材料,避免了“拖泥帶水”的濕作業對工期的影響;設計取消了教室走廊一側墻體,取而代之的是與門套一體化設計的雙面儲物柜,節約成本的同時,大幅提升了空間利用效率;寬敞的走廊空間通過豐富的色彩組合呈現出協調的秩序感和輕快的氛圍。
項目所有圖紙通過中建集成建筑自主研發的BIM插件導出為數字化生產任務單發送給工廠生產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模塊化建筑因具有高度標準化、高度裝配率、能夠實現最大化工廠建造的特點,現場進行基礎及市政工程施工的同時,工廠同步進行主體建筑各層生產和裝修工作,實現了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平行建造,打破傳統施工工序環環相扣的制約,大大縮短了建筑工期。
總而言之,就是通過建構可控的設計建造一體化體系,打造兼具“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模塊化方艙學校。
遇水搭橋,逢山開路。項目位于住宅密集地帶,各種現場因素對施工帶來了重重阻礙。面臨難題,中建科技集成建筑深圳分公司項目班子成員沉著應戰,各種妙招頻出,逐一攻克難關。
7月7-8日,高考期間嚴禁在建項目大分貝作業,就在高考過后通宵作業把工期搶回來;7月24-8月12日,由于道路狹窄且限制白天大貨車通行,就每天深夜貨車進場;正值深圳暴雨季節,晴天期間,對拼接縫口進行吹干處理,然后立刻進行防水施工作業。迎暴雨、戰臺風、搶工期,項目部成員每天晚上7:30開協調會,共同總結部署施工。
6月18日,開始方案設計;
6月25日,東曉校區進場市政及基礎施工;
6月29日,翠竹校區進場市政及基礎施工;
6月29日,工廠開始結構下料加工;
7月17日,東曉校區和翠竹校區基礎澆筑完成;
7月24日,第一批模塊進場;
8月12日,兩學校模塊吊裝完畢;
8月1-30日,教學樓內部裝配作業;
8月31日,學校初步移交驗收;
9月14日,學校完成家具布置,開始入駐上課。
兩個多月的晝夜鏖戰
迎擊過臺風、戰勝過暴雨
中建科技攻堅團隊
闖過了一個個難關
終讓美麗新學校
如期交付
乘勢而上 引領發展
展望未來
中建科技將繼續
深度聚焦智慧建造方式、
綠色建筑產品、
未來城市發展
致力于建筑產業生產方式變革
加速新型建筑工業化進程
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
始終引領行業發展
在深圳
中建科技更將繼續
以智慧、綠色、健康的
“差異化”競爭發展
與特區同行
利用環??芍貜痛罱ǖ哪K建筑
打造更優質、更美麗的校園
為開拓深圳教育資源
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