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二屆中國內容科技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盛典于11月20日在青島市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大賽由人民網創投主辦,人民網為指導單位。智搜作為路演企業參加并分享Giiso寫作機器人項目的創新性、實用性兼成長性,獲得與會專家及投資人認可,最終從二十四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二屆中國內容科技創業大賽環渤海賽區決賽二等獎。
01 內容科技催生新應用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如何利用AI探索轉型與發展,成為傳統媒體轉型與發展的最新一課。
與此同時,"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成為傳統媒體變革與升級的新基調和方向。在此基礎上,人民網首次提出"內容科技"概念,并于2019年成功舉辦的首屆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
內容科技主要是指對內容產品的供給與消費鏈條、內容產業的組織與分工模式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以及由這些技術所催生的新業態、新應用、新服務。發展內容科技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
云羅萬象的內容科技,機器寫作從不缺席。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日益成熟,機器寫作逐漸從實驗室走向臺前,滲透到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人民日報、新華社、第一財經等一批傳統媒體均開展了機器寫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02 機器寫作賦能內容生產鏈
內容產業龐大復雜,其中內容生產作為內容產業的核心一環,目前基本完全依靠編輯來完成。從內容素材搜集、整理,到撰內容寫和分發,整個流程智能化升級存在巨大空間。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早的是國外媒體,包括美聯社、《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在內的很多國外媒體先后加入AI+新聞的行列,嘗試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輔助人工進行內容生產。
隨著AI芯片和服務器集群逐步完善,算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無監督學習、深度強化學習、遷移學習等算法研究深入,文本、圖像等內容處理取得明顯突破。國內人工智能在內容生產領域應用也迅速發展,推動著內容生產產業的變化。
智搜首席科學家鄭海濤博士認為,使用人工智能,可以讓機器代替人工分擔一些簡單重復、不需要創造力的工作。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發展,機器分擔的工作量可能一開始是20%,然后40%、70%……最終,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創作,就是智能寫作最美的愿景。
當然,如何讓機器能夠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除了上述提到的傳統媒體外,一批先進的科技企業也在深入其中。智搜信息就屬于最早進入這一行業的探路者,如今是領路人。
03智搜,讓寫作更簡單
路演現場,鄭海濤介紹的Giiso寫作機器人備受關注。智搜2013年開始技術探索,2017年探索商業化。通過7年垂直耕耘,寫作機器人目前已經在經濟日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寶雞日報等在內的數十家媒體單位得到應用,撰寫稿件達數十萬篇。
據鄭海濤介紹,Giiso寫作機器人的用戶價值主要體現在:基于大數據和算法挖掘、跟蹤信息點,并快速生成多篇內容底稿,輔助用戶進行創作,行業覆蓋媒體、營銷公關、金融及政府等。相比人類而言,它具備效率高、時效性強、成本低、無偏見等優勢。
"比如要寫一篇四五千字的財經報告,可能要花費分析人員數個工作日去搜集整理最后輸出成果。而用寫作機器人,分析師通過選擇行業或者領域,幾秒內就可以生成長篇幅、圖文并茂的財經報告。"
除了財經報告外,Giiso寫作機器人還能寫熱點、寫營銷文,寫天氣預報、寫思想匯報等等,應用場景多元化,并且都是原創。
Giiso寫作機器人主要學習來源是網絡采集的內容及用戶反饋的實時數據,在這方面,智搜目前積累了約50億的營銷素材。通過海量數據的算法訓練和學習,目前機器寫作的通順度、多樣性、邏輯性三個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標準。
此次智搜通過激烈角逐榮獲第二屆中國內容科技創業大賽環渤海賽區決賽二等獎,這是是對Giiso寫作機器人在內容生產領域創新的認可,更是激勵智搜砥礪前行的動力。
未來,智搜(Giiso)將持續深耕智能寫作技術與應用的探索與發展,以技術賦能內容創新,計劃推出軟文寫作、英文寫作等更多貼合用戶需求的使用場景,推動內容科技的崛起和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