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決策的60%信息來自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而醫療資源的均等化難題,對臨床診斷的精準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近年來方興未艾的人工智能(AI)技術為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為進一步探索更多應用場景,構建智慧醫檢生態,培養行業交叉復合人才,2022年6月17日,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指導,金域醫學和華為云共同打造的首屆“域見杯”醫檢人工智能開發者大賽正式啟動,并面向全球招募參賽團隊。這也是我國第三方醫檢行業首個開發者大賽。據悉,本次大賽聚焦宮頸癌篩查場景設置賽題,預計將吸引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上百支隊伍參與挑戰。
首屆“域見杯”醫檢人工智能開發者大賽正式啟動
“醫檢AI探索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嘗試更多的技術應用可能,從而解決當前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資源的不充分、不平衡難題。”金域醫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表示,作為第三方醫檢龍頭,我們和華為云共同努力,拿出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打造第三方醫檢行業首個面向全球的醫檢AI開發者交流平臺,“這是責任,更是使命”。
金域醫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致辭
“本次大賽,可以說是華為和金域醫學在宮頸細胞學AI輔助篩查合作的一次集中匯報,也是雙方攜手面向數智應用未來,不斷優化創新環境、贏得發展先機的一次重大探索。我們將持續不斷為AI輔助醫學檢測行業凝聚創新后勁,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在其他亞??茍鼍?,探索更多應用可能。”華為云Marketing部部長董理斌表示。
華為云Marketing部部長董理斌致辭
匯聚全球醫檢智慧
探索醫檢AI更多應用可能
在醫學上,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對醫療決策的貢獻率超過60%。隨著精準醫學和公衛體系的快速發展,對醫檢的精準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I和醫檢服務的跨界合作,讓AI輔助疾病診斷,將有望緩解醫生重復勞動負荷重、醫檢資源稀缺且分布不平衡、診斷質量不一致等醫檢領域的困境。
為進一步面向全球匯聚各領域的AI創新智慧為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賦能,金域醫學攜手華為云共同舉辦首屆“域見杯”醫檢人工智能開發者大賽。金域將以大賽為媒介,向社會廣泛普及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AI的行業特色與前景,探索更多應用可能和場景,促進醫檢和人工智能領域關鍵人才的聚集和培養,打造醫檢AI細分領域賽道,為后續生態建設打下人才與生態基礎。
作為大賽主辦方,金域醫學目前擁有全球領先的東方人種大樣本、大數據庫,檢測總量累計超20億,數據量超過7PB,涵蓋了3000余項檢測項目與全國90%以上人口所在區域。近年來,利用這些醫檢大數據,金域醫學結合自身專家資源,攜手上游技術伙伴,已在醫檢AI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如AI輔助宮頸細胞學篩查、AI輔助肺部組織病理診斷、虛擬現實(AR)智能顯微鏡等平臺已初見成果,探索并驗證了從數據到研發、從研發到轉化應用的創新轉化模式。2020年,金域醫學還承建了“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一步步引領著醫檢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我國臨床檢驗與病理診斷人才高地和高技術策源地。
“金域醫學在2020年已提出打造‘醫檢4.0’的愿景,數字化轉型之路也就此開啟。通過醫檢人工智能開發者大賽的舉辦,我們希望聚生態伙伴之力,全場景、多角度地共同探索生物醫學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應用場景,從而帶來全新的醫檢產業變革。”梁耀銘表示。
創新產學研協同模式
打造醫檢AI年度盛事
首屆“域見杯”醫檢人工智能開發者大賽緊密結合醫檢行業特色,面向宮頸癌篩查場景設置賽題。大賽提供近萬張輔以病理醫生的專業標注的宮頸細胞學圖片,參賽選手將利用這些圖片及標注開發AI分類與檢測算法,判斷細胞的病變程度,最后根據分類的準確程度進行排名。
金域醫學副總裁謝江濤分享金域醫學數字化轉型探索
宮頸細胞學AI輔助篩查的應用具有廣闊的前景。我國宮頸癌篩查的適齡婦女人群約3億人,即使以每3-5年進行一次篩查的標準來衡量,目前稀缺的細胞病理醫生數量仍遠遠無法滿足要求,AI輔助宮頸癌病理診斷迫在眉睫。金域醫學副總裁謝江濤表示,金域醫學連續20年助力宮頸癌篩查工作,截至2021年底,檢測累計超過6500萬例宮頸篩查標本;還擁有全國最大的病理醫生團隊,其中從事細胞病理診斷的醫生近300名。依托這些優勢,金域醫學近些年早已攜手華為云開發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并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AI輔助宮頸癌篩查模型判讀速度是人工判讀的10倍,為參賽者提供可落地的應用場景。
作為本次大賽技術支持方,華為云一站式AI開發平臺ModelArts,從標注、訓練模型、圖片判斷、推理等方面為AI模型的訓練和應用提供了基礎。華為云持續迭代改進人工智能算法基礎能力,開發了盤古系列AI大模型,在模型精度和速度上都達到業界領先的水平,并以此為基礎打造華為云大賽平臺,鼓勵開發者基于華為ICT開放能力與平臺服務,實現技術的創新,匯聚了大量行業人才,為大賽的舉辦提供堅實的保障。
本屆開發者大賽還特別邀請在全國乃至國際上人工智能及生物信息領域都具有非凡影響力的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教授,和廣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國家生物數據中心體系粵港澳大灣區節點平臺首席科學家兼主任李亦學教授擔任評委會主席。
大賽邀請全國乃至國際上人工智能及生物信息領域專家擔任評委
海量樣本數據、專業病理醫生和AI團隊解答疑惑、可落地應用的場景,大賽為參賽選手搭建了一個最佳的展示自我、強手對決的舞臺。海內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團隊及個人開發者均可報名參賽。初賽于6月17日開啟,初賽成績領先的40支隊伍,可參加8月上旬舉辦的復賽,當中最優秀的10支隊伍將進入決賽答辯,角逐最高榮譽。優秀獲獎選手不僅可以獲得最高10萬的獎金;更有機會獲得入職金域醫學的offer直通車或創投機會等諸多獎勵。
謝江濤表示,賽事擬每年舉辦一次,將結合醫檢行業的實際與特色設置不同的技術主題,將之打造成為廣州、廣東搶占國內乃至全球臨床檢驗和病理診斷領域人工智能的年度盛事,匯聚“產學研”的創新力量,加快構建共創、共享、共贏的智慧醫檢創新生態。
圓桌論壇環節,金域醫學副總裁李映華與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廣州實驗室特聘研究院李亦學、南京大學醫學院病理學教授周曉軍、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蔡宏民一同探討智慧醫檢的發展與趨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